肥胖產生的問題相當的多, 

所以針對肥胖和疾病的關聯性的文章其實也很多, 

 一直以來, "少吃多運動"都是不二法門, 

但是, 少吃 VS. 多運動 VS.少吃+多運動, 三種方式的比較, 又是哪種方式成效較佳呢?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008234#t=articleResults

這是2011年3月發表在著名的醫學期刊NEJM的文章, 

分析了以"體重變化"為基準的統計數據, 

比較了三種情況: 1.飲食控制; 2.運動; 3.飲食控制+運動

結果, 在體重的減少程度上, 單純靠運動和對照組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而飲食控制則是明顯的有減重的效果, 至於飲食控制+運動, 則是和單純飲食控制差不了多少, 

請參閱NEJM的這個圖表: 

weight

由圖中可以看出, 單純做運動, 經過了一年的努力, 仍然會有減重的效果, 只不過變化幅度相信沒有辦法讓減重狂熱者滿意, 

這當中當然有可能是因為肌肉的質量大於脂肪的因素, 所以單單只比較"重量"是不太公平:

bmi-comparison   

因為胖子和和健美的運動員可能是有相同的體重的.

 這也是如果只依照BMI來評估健康狀況的一個大盲點, 

網路上流傳的一個比較圖, 更是提醒大家這件事, 

fat_5lb  

 

不過站在健康的立場, 想要減重的人, 我們還是鼓勵以"飲食控制加上運動"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畢竟就目前已知的情況, 運動帶來的好處並不是只有減輕體重而已~

文章中統計的"運動"要求是每週三次, 每次90分鐘的運動, 其中包括了有氧運動, 肌力訓練, 和平衡訓練, 為期52週(一年)的統計結果, (由物理治療師訓練)

運動強度則是在最大心率(http://www.racedaynutrition.com/HeartRate.aspx)的70%~85%, 

而飲食控制則是要求每日熱量控制在比計算出的每日需求量減少500~750kcal, 其中包括每公斤體重給予1g高品質蛋白質。(由營養師調配飲食)

講起來是還滿嚴苛的一種控制。

不過體重下降的幅度真的是相當顯著, 由此可知真的想要把體重降下來, 飲食控制是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今天來寫這篇"舊聞"著實有點詭異, 事實上, 還是因為看到了一篇2011年7月11日在內分泌醫學會上, 由Dr.Matthew F. Bouchonville發表的臨床試驗結果, 

重點是著重於探討飲食控制和運動比起來, 

哪一種方式比較能讓肥胖的老年人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

 

目前已經知道, 會造成第二型糖尿病, 以及代謝症候群, 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於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說是胰島素抗性增加), 

而想辦法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就成為了一項很重要的課題。

而運動和飲食控制, 減重, 一直被認為是有效的方式, 

因此才會進行了這個臨床試驗的計劃, 

 

而結果令人驚訝的是, 

 

如同NEJM的那篇減重試驗, 這次有關胰島素敏感性旳實驗報告的內容也是一面倒的支持"飲食控制"有較好的效果, 

實驗的結論, 發現飲食控制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而單純運動則是沒有效果, 

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則是有效, 但效果和單純飲食控制則是差不了多少。

甚至, 

除了胰島素敏感性以外, 

在減少腹部脂肪方面, 也動用了核磁共振(MRI)檢查去計算, 在飲食控制+運動的人發現有效減少了腹部的脂肪, 也成功的降低了血中三酸甘油脂的濃度, 以及一種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也有降低, 

而在血壓方面, 在飲食控制+運動的, 和單純飲食控制的人都有改善, 但是單純運動的人卻沒有明顯的變化。

 

(這個試驗中, 所謂的運動和飲食控制都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及營養師來協助完成: 

運動是每週三次, 每次90分鐘的運動, 包括有氧: 跑步機, 健身車, 爬樓梯,
飲食控制則是依據計算出來的每日需要熱量, 減去500~750kcal, 加上每公斤提供1公克高品質蛋白質, 由營養師設計) 

 

看來, 未來無論是想要來減重的, 還是糖尿病, 高血壓, 代謝症候群的忠者, 

小沙吉醫師還是要多鼓勵患者針對飲食的部份下手, 

能加上運動最好, 

但是恐怕不能只有多運動而不做飲食控制。

(減重名言:"少吃,多運動!",  如果真的只能做到其中之一, 那就少吃吧!) 

 

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知道做科學的人的嚴謹, 先做體重變化的實驗, 然後開始做體重變化後對身體哪些指標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會對這類的研究產生相當多的疑問, 

像是長遠的影響是如何?一年是這樣, 那十年後的情況呢?除了胰島素敏感性, 血壓以外, 那其它的部份呢?肝腎功能?血糖?甚至是精神狀況?和死亡率有沒有關?和各種癌症的關聯性?還有這個臨床實驗的族群是參與者是65歲以上的老人, 若是年輕人是否也是一樣的結果?.......

 

相信接下來更會有一系列相關的臨床試驗, 

到時就可以一一解析出, 什麼樣的觀念才是較為正確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

 

 

(by. 大容診所 張健淵醫師, 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 謝謝!)

arrow
arrow

    ssa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