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溝的治療(民眾版) <-- 其它可參考這篇;

常見臉部紋路名稱

 

當我們談到淚溝觀念歷史的演進的時候, 其實會發現觀念是一直在改變的, 而且發生在近幾年的時候。

(From Ross L. Stutman and Mark A. Codner Tear Trough Deformity : Review of Anatomy and Treatment Options)

在1932年,Whitnall首次將下眼瞼凹陷描述為“固定在眼眶和上唇方肌(quadrates labii superioris muscles)角尖之間的骨骼上的筋膜間隙”。鼻顴褶(nasojugal fold)一詞則最早是由Duke-Elder和Wybar於1961年提出的。它的定義是從內眥向下和向外延伸,即下眼瞼的鬆散組織與臉頰較密的結構的交界處,可以順著描繪出骨膜連結至眼臉, 上唇肌肉的筋膜的位置。

Loeb和Flowers 做了更好的定義以期在臨床上改善淚溝的問題。

Loeb和Flowers假設“鼻法溝”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眼眶的韌帶,
(2)靠內眥的三角形凹陷的問題,該三角形內側為眼輪肌外側為上唇方肌的角頭(angular head of the quadrates labii superioris muscle)。,
(3)在溝下方的區域中,在眼輪肌下方的中央和內側脂肪墊缺少脂肪組織。


Flowers創造了“ 淚溝畸形(tear trough deformity)”一詞,描述了與 淚溝發展相關的幾個因素,包括臉頰下降,面部體積減少,眶下複合解剖構造發育不良以及眼輪肌和上唇方肌的角頭(angular head of the quadrates labii superioris muscle)之間的肌肉缺陷 。

早期某些文章描述淚溝畸形(tear trough deformity)為三角形缺損,其以眼眶(上),提上唇肌(外側)和提上唇鼻翼肌(中央)的眼眶部分為邊界(現今認為是 假的淚溝位置)。
但是,最近的研究結果與過去的解剖學描述相矛盾。 淚溝的位置最準確地描述為在眼輪肌的肌束內, 順者淚溝韌帶由內側斜向外側至瞳孔中線的眼眶內側凹陷。再向外的凹陷, 則稱為“瞼顴溝(palpebromalar groove)”,“鼻頜溝(nasojugal groove)”或“瞼頰交界(lid-cheek junction)”

淚溝解剖.png

 

Haddock(2009)等人對下眼瞼和中面區域進行了解剖,並確定了兩個不同的組織層(皮下層和深層),它們構成了淚溝(tear trough)和瞼頰交界(lid-cheek junction)。 在皮下層中,淚溝和更外側的瞼頰接觸之間沒有區別或分離。 從表面上看,發現淚溝的位置與眼輪匝肌的眼瞼部/眼眶部交界是相符的,皮膚質地的變化和潛在的脂肪也是相關因素。 在較深的平面中,發現淚溝和眼瞼-頰部交界處確實存在韌帶分隔。 在醫學上,眼眶匝肌在其起源處牢固地附著在上頜骨上,而在上頜骨和眼輪緣之間在側面發現韌帶附著。

深層的韌帶首先由菊川(Kikkawa, 1996)發現,並被稱為“眶顴韌帶(orbital malar ligament)”。他將其定義為“一種纖維結構,從增厚的骨膜沿眶下緣延伸穿過肌下脂肪,在通過時自然變成層狀通過眼輪肌,然後插入皮膚。” 最近,孟德爾森(Mendelson, 2002)將其稱為“眼輪匝肌支持韌帶(orbicularis retaining ligament, ORL)”, 這個稱乎目前也是最被廣泛使用的.

Muzaffar(2002)等指出,眼輪匝肌與淺表肌腱膜系統(SMAS)整合在一起。 此外,他們描述了眼眶周圍區域的多個固定韌帶,類似於前面描述的面部固定韌帶。 他們還發現眼眶內側眼輪匝肌的肌肉直接附著在淚前嵴至內側角鞏膜緣的高度。 在角膜鞏膜緣的外側,眼輪肌通過眼輪韌帶間接附著在骨膜上。

Hwang(2008) 則更進一步去探究Muzffar提出的解剖結構, 發現76.4%的人的眼輪匝肌是有支持韌帶(retaining ligament)連接到眼眶骨的。這些眼週的韌帶可以大致分為內側和外側兩個部份。組織學上,他們將眶周韌帶描述為一條粗纖維帶,該纖維帶從弓狀緣通過內眥的眼輪肌延伸至皮膚,厚度為0.2至0.4 mm。在中央區域,細纖維從弓狀緣延伸穿過眼輪匝肌。在外眥位置,一條厚的纖維帶(1.0mm厚)附著在骨膜上,跨在弓狀緣的外側(3~4)mm~(10~11)mm之間,有些纖維穿過眼輪肌延伸到皮膚。就強度而言,眶週內側韌帶和外側韌帶均比中央區的強得多,也因此為什麼老化的淚溝會形成V形的樣子。

V.png

Lambros(2007) 等人的研究, 是詳細比對不同年齡患者的淚溝照片。他將眼淚溝定義為深色的下眼瞼皮膚與內眥至中瞳孔線的較厚臉頰皮膚的交界處。他發現 瞼-頰 交界的位置其實是穩定的,並且它的下降是由於老化的組織體積變化而不是實際位置改變。其實, 病人抱怨“黑眼圈”常常也是淚溝的問題。但是,這種色素沉著的變化可能是多因素的。可能合併鬆弛, 老化, 也有相關。 皮膚變薄或明顯的皮下靜脈聚集加劇了眼眶週圍看起來變黑的樣子。 此外,眼眶脂肪的脫出可能間接導致下眼瞼的陰影。

Goldberg(2005)描述了三個主要的眶週凹陷: 1. 眶-顴 分隔位置凹, 2. 眶骨位置凹, 3. 顴骨位置凹;  2.眶骨位置凹的位置和ORL(眼輪匝肌支持韌帶(orbicularis retaining ligament, ORL), 或稱orbitomalar ligament)位置是相符的, 這個凹陷在靠內側稱為淚溝(tear trough), 靠外側稱為鼻顴褶(nasojugal fold,  如前所述), 這條凹陷常又被兩塊凸出的脂肪所凸顯, 上方為眶脂(orbital fat), 下方為眼輪匝肌下脂肪墊(suborbicularis oculi fat, SOOF)-深層位置,  臉頰脂肪壂墊(cheek fat pads)-淺層位置. 

治療淚溝除了淚溝本身以外, 一定要注意的就是 1. 眼袋, 2. 眼週水腫, 3. 眼週肌肉, 4. 皮膚鬆弛, 5. 顴骨丘(malar mound)

老化產生的淚溝很常是源自於1. 眶骨的萎縮, 2. 在韌帶位置皮下脂肪的流失, 3. 皮膚的鬆弛

分類方式:

Hirmand(2010)分類

· Class I 淚溝只局限在內眥, 蘋果肌略為平坦;
· Class II 淚溝延伸到外側, 輕微的蘋果肌內側區凹陷;
· Class III 整圈眼眶範圍都有, 伴有下垂問題;

 

Barton(2004)分級

Grade 0: 無論眼內側和外側都沒有淚溝, 眼眶區和臉頰區沒有出現交界;
Grade I:  輕微的陰影, 在眼眶外側的區域和臉頰沒有出現明顯交界;
Grade II: 中等程度, 可見的眼眶和臉頰的交界, 由內側一路延伸至外側;
Grade III: 嚴重程度, 非常明顯的眼眶和臉頰的交界, 眼眶和臉頰的交界明顯的下凹;

 

 

 

arrow
arrow

    ssa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