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治療偏頭痛的相關歷史
肉毒桿菌毒素 A 在頭痛中的應用始於 1997 年對偏頭痛和其他頭痛亞型的探索性研究。 同時,實驗室研究探索了肉毒桿菌毒素 A 的非運動效應。
然而,僅針對慢性偏頭痛 (CM) 證明了其療效,並在 2010 年基於兩項研究(PREEMPT 1 和 2)批准使用。這些研究包括 24 週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階段,隨後是 32週肉毒桿菌毒素A open-label 階段。 研究注射在 31 個固定部位和 8 個可選部位進行,每個注射點 5U(總共 155U 至 195U,平均 165U)包含七個頭頸部肌肉區域(前肌、皺眉肌、額肌、顳肌、枕肌、頸椎旁脊髓和斜方肌), 每 12 週治療一次。
Onabotulinumtoxin A 已顯示出對慢性偏頭痛患者是個安全有效的預防性治療選擇。 當然注射準確的目標肌肉定位和注射角度和深度是很重要的, 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及較少的副作用。
肉毒桿菌毒素在醫療上最早是針對斜視治療,隨後在醫學中擴大了治療用途。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於 1989 年首次批准 OnabotulinumtoxinA 用於治療眼瞼痙攣和斜視。 如今,肉毒桿菌毒素 A 非常適合用於幾種非美容用途,包括頸肌張力障礙、嚴重的原發性腋窩多汗症、上肢痙攣、膀胱過度活動症、神經源性逼尿肌過度活動引起的尿失禁和慢性偏頭痛 (Erbguth 和 Naumann 1999)。